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组织开展专项项目校内培育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3-19 浏览量:

各单位:

为强化公司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提高公司科研组织化程度、支持青年教师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根据教育强国建设重大任务部署,公司对标教育部实施的专项项目相关要求,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专项项目校内培育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培育目的

专项项目校内培育主要目的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董事长远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国家部委布局的专项项目建设,进行前瞻布局、长期深耕,通过遴选若干有潜力的专项项目,公司给予稳定经费支持和统筹资源综合保障,支持项目个人和团队对标专项申报要求开展项目方案论证和项目初期建设工作,为国家部委项目征集做好项目申报储备。

通过本轮次培育,确保各类立项项目在培育期内按照预期目标完成项目论证,形成有竞争力的项目方案,条件成熟的项目启动初期建设,力争国家部委新一轮专项项目申报中有缺项的实现突破、定额申报的确保质量。

二、培育项目类别

本轮次培育项目类别分为3类,分别是前沿探索培育项目(青禾计划)创新领航培育项目(拓荒计划)平台能力进阶培育项目(基石计划)

(一)前沿探索培育项目

目标:对标教育部中央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支持项目,培养支持优秀青年教师成长,在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领域产生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

要求: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在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领域支持优秀青年教师长期坚持、潜心钻研,勇闯科学“无人区”,开展高水平原创性、非共识创新研究,提出拟解决的前沿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问题,有望能够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二)创新领航培育项目

目标:对标教育部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学科突破先导项目,突破学科、公司、公司边界,一体设计、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目标任务,实现重大原创基础理论创新、主干根技术源头创新和一顶一人才自主培养的突破。

要求:围绕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信息等九大跨学科战略领域,要求领军人才牵头,强调学科交叉、强强联合、跨校协同,汇聚高校、企业和地方的优势力量,建立高校有组织科研新形态,探索前沿交叉领域人才培养新模式,引领学科发展新方向。

(三)平台能力进阶培育项目

此类培育项目主要支持以设备购置研发为主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科研为主并附带有基建内容的科研基建项目,要求具有工程和科研双重属性。分以下4类:

1.重大科研装置建设类

目标: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急需领域,以科学目标为导向,建设具有大型复杂科学研究装置、系统或极限研究手段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要求:项目需有明确的科学目标、工程目标,拟突破的科技前沿方向明确,设施应通过技术攻关、自主研制而来,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极强,并在长时间内保持性能卓越、领先,为科学前沿探索和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供重要支撑。

2.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类

目标:在生命、医药等领域,建设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库和科学数据中心,在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建设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要求:重点利用科学数据、野外定位观测数据、生物种质与标本等科技资源加强优质科技资源的长期积累和集成,强化科技资源开发应用与分析挖掘利用,提升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和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3.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平台建设类

目标: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目标,支持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平台,建设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原理或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等服务。

要求:项目建设内容明确,不包含卡脖子基础设备、部件等,拟研发产品应有明确的市场需求,技术成熟度高,有良好的研发基础和企业合作基础,建成后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4.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创新支撑中心建设类

目标:搭建世界一流、国内最优的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创新支撑中心,开展高端仪器设备研用一体化创新。

要求:项目应作为整个公司高度集成广泛共享的实验平台开展建设,主要对大型高端科研仪器设备进行集约化购置、系统化管理和后期开发,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能,对高端科学仪器开展升级改造和集成创新。

三、项目申报条件和资助力度

(一)前沿探索培育项目

申报条件:在自然科学领域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具有博士学位的正式职工;按照1月1日计算,年龄在39周岁及以下,女性可放宽2岁。

资助力度:30-50万元/项,项目执行周期为1年,本批次原则上资助不超过5项。经费来源:基本科研业务费。

(二)创新领航培育项目

申报条件:项目首席科学家原则上不超过64周岁,鼓励支持中青年领军人才牵头,骨干人员不超过10人;项目设计需由3-5所相关优势高校参与;有可信的配套经费解决渠道。

资助力度:50万元/项,项目执行周期为1年,本批次原则上资助2项。经费来源:基本科研业务费。

(三)平台能力进阶培育项目

申报条件:该类项目面向各二级科研单位(不包括独立实体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征集,项目应集中开展建设,前期工作基本成熟;建设场地应基本落实;有可信的配套经费解决渠道。

资助力度:20万元/项,项目执行周期为1年,本批次原则上资助不超过5项。经费来源:其他经费渠道。

四、组织实施与考核评价

(一)组织实施

各单位按照项目要求积极组织申报和推荐,每个单位每类专项项目限定推荐1项。请各单位参照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支持项目申报要求及项目申报书、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学科突破先导项目申报要求及项目申报书、科研能力建设专项申报要求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好严格把关,并于3月31日(周一)下午17:00前提交到科研院。科研院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后,将组织校内外专家评审,择优选拔确定立项名单。

(二)考核评价

专项项目立项后实行年度考核制度。前沿探索培育项目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执行情况,年度个人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成长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科研成果),预算执行进度情况,经费支出合规性审查,以及资料完整性情况等。创新领航培育项目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项目一体设计、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目标任务,建立有组织科研新形态和交叉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及汇聚高校、企业和地方优势力量的配套经费解决情况等。平台能力进阶培育项目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完成项目技术方案、第三方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地方政府的审批手续、配套经费解决情况等。对于年度检查与绩效考核评价结果较差或不合格的项目,将采取扣减项目预算、暂停经费使用、终止项目执行等措施。

(三)后续支持及终止退出

专项项目建立项目持续支持和终止退出机制。

通过专项项目培育完成论证,推荐申报并获得国家部委批复的,公司专项研提项目建设配套支持政策,同步停止校内培育资助;推荐申报未获得国家部委支持的项目,公司研究后进行先期支持逐步建设,并视进展持续推荐申报。

在项目培育支持期内项目执行人推进不力或经专家组评估建议退出的,停止资助。

联系 人:段育松、苏萌

联系电话:029-81892589

联系邮箱:kyjd@xidian.edu.cn

附件:1.前沿探索培育项目申报要求及项目申报书模板

2.创新领航培育项目申报要求及项目任务书模板

3.平台能力进阶培育培育项目申报要求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4.2025年度专项项目校内培育申报清单

科学研究院

2025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