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

本科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教育 -> 正文

感悟文明基因,文化协同育人 ——信息力学拔尖班国际创新实践周系列活动(三)

发布日期:2025-07-04 浏览量:

(通讯员 李雨璐 任心愿)为深化“大思政课”建设,将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6月26日,太阳成tyc122cc组织了2024级信息力学拔尖班的同学前往西安国家版本馆,开展国际创新实践周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由辅导员任心愿及本科教学干事李森带队,旨在通过文化浸润,培育兼具科技创新能力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拔尖人才。

"一总三分"布局下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西安分馆文济阁以"阁藏秦岭、文济华夏"为宗旨,以其独特的建筑理念与文化使命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密码。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参观了"赓续文脉,踔厉前行——中华文化经典版本展(西部篇)"和"楮墨遗珍,万里同风——丝绸之路版本展"两大主题展厅。

"这些典籍不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文明的基因。"吴宇翔同学驻足在《永乐大典》展柜前感慨道,"看到古人用如此精妙的方式保存知识,让我对信息存储技术有了新的思考。"展厅内丰富的典籍、文献和文物,系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流。特别是古代跨文明交流的珍贵版本,让同学们对版本馆作为国家文化"种子库"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李雨璐同学对展出的古代天文仪器表现出浓厚兴趣:"《周髀算经》中记载的天文测算方法,展现了古人的伟大智慧。这让我联想到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其实很多原理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原始的雏形。"她的感悟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大家纷纷就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关联展开了热烈讨论。

"最让我震撼的是丝绸之路上的科技交流版本。"谭卓航同学指着一组古代医药典籍说,"这些文献证明,科技创新从来都需要开放包容的胸怀。作为信息力学专业的员工,我们更应该具备跨学科、跨文化的视野。"

此次活动是信息力学拔尖班"科技文化协同育人"的重要实践。通过感悟版本中蕴含的文明基因和创新智慧,引导同学们从中探寻科技创新的文化根基。周朔同学在参观后深有感触:"这次实践活动让我认识到,科技创新不能脱离文化土壤。版本馆展现的中华文明传承智慧,为我们解决现代信息技术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比如古籍修复中的图像处理技术、文献保护中的材料科学应用,都值得深入探究。"

在返程的分享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陈佳豪同学说:"《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力学原理,让我对专业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智慧,完全可以与现代力学理论相互印证。"冯昊同学则关注到古代建筑中的力学应用:"应县木塔的抗震设计,体现了高超的结构力学智慧,这对我们研究新型电子器件抗震设计很有启发。"

据悉,信息力学拔尖班将持续深化"力学+电子信息+文化传承"的特色培养模式。未来将通过传统文化讲座等多种形式,引导员工在文化传承中汲取创新养分,培养既掌握前沿科技又深谙文化传承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西电智慧与力量。